本文作者:云无心
未腌透咸菜和烂白菜
流言: “比砒霜还毒的食物,食用可能引起死亡。”1、未腌透的咸菜腌菜时如果放盐量不足,腌制时间不满8天,可能造成亚硝酸盐中毒。2、烂白菜,就是腐烂的大白菜,会使人缺氧而引起头痛、头晕、恶心、腹胀等,严重时会抽筋、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真相: 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而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所有饮食,水、肉、蔬菜、水果……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欧美等国的统计,在正常饮食中,蔬菜是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而亚硝酸盐往往跟硝酸盐的转化相关。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的差距。在某些细菌作用下,硝酸盐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制作各种腌制蔬菜的过程都是细菌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乳酸菌、醋酸菌等“好细菌”把糖分转化成乳酸或者醋酸,从而把菜变成人们需要的咸菜或者酸菜。而“坏细菌”,会产生亚硝酸盐。
在自然发酵的条件下,一开始,好菌坏菌的量都不大。加盐、密闭、低温等“腌制条件”,能帮助好菌,抑制坏菌。在发酵过程中,好菌产生酸,降低pH值,而坏菌产生亚硝酸盐。随着发酵进行,环境的pH值越来越低,坏菌的生存条件越来越恶劣。最后好菌大获全胜,坏菌全军覆没。随后,坏菌覆灭前产生的亚硝酸盐也逐渐会被分解清除。以东北酸菜为例,坏菌产生的亚硝酸盐浓度在腌制七八天的时候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到二十天之后就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基本对人体无害了。如果用食用未腌透酸菜或者咸菜,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烂白菜的情形跟咸菜和酸菜类似。只是白菜的腐烂过程中没有加盐、密闭等抑制坏菌、扶持好菌的手段,因而坏菌猖獗,亚硝酸盐浓度可能更高。
不过,亚硝酸盐并没有流言中说的那么“毒”。它是一种常用防腐剂,中国国家标准中,不同肉制品中的允许含量不完全相同,一般是每千克几十毫克。美国的标准则是每千克200毫克,但要求同时加入550毫克维生素C来防止生成亚硝胺。在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是一个由低到高然后再降低的过程。在最高点,可能达到每千克100毫克以上,到最后完全腌透了,能降到每千克几毫克的水平。所以,尽管烂白菜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但其危险性远没有流言中说的那么厉害,更不可能“比砒霜还毒”。
结论:被夸大的危害。 未腌透的咸菜酸菜和烂白菜确实可能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不过一般而言,不会像传说那样吃了就要人命——当然,日常饮食中还是应该避免食用腐烂的蔬菜。
扩展阅读: 松鼠云无心文章 《科学,上酸菜》 、 《“隔夜菜”是否真的致癌?》 、 《“全天然”的防腐剂》
发芽土豆和青西红柿
流言: “比砒霜还毒的食物,食用可能引起死亡。” 3、发芽土豆的嫩芽和变成绿色的土豆皮中龙葵碱含量很高,食用易中毒。4、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含有毒性物质,食用这种还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口腔有苦涩感,吃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生吃危险性更大。
真相: 土豆、西红柿和茄子等植物中有一些“糖苷生物碱”(Glycoalkaloid),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叫做“龙葵碱”(Solanine),也有翻译成“茄碱”,它们具有抗虫抗菌的功能。植物合成这些生物碱算是它们对抗病虫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吧。
龙葵碱是一种毒性相当强的“天然物质”,口服的中毒症状一般为呕吐、腹泻和神经毒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英国就曾经发生过78个学生因为食用龙葵碱含量过高的土豆而中毒的事件。口服时大鼠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590毫克。砒霜的大鼠口服实验的半数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15毫克。由此可见,虽然龙葵碱具有一定的毒性,但还远没有到砒霜那么可怕的程度。
龙葵碱让人体产生中毒症状的剂量比动物毒理实验得出的数据还要低得多。有病例分析认为,人体对糖苷生物碱的中毒剂量可以低到每千克体重2~5毫克,而每千克体重3~6毫克的剂量就可能致命。
就土豆这种植物来说,龙葵碱广泛分布在它们的茎和叶中。地球上有几千种土豆,其中的龙葵碱含量有高有低。而现在人们种植的这些品种是经过筛选和培育的,正常情况下龙葵碱的含量已经很低了,一般为每千克几毫克。并且,土豆中的龙葵碱主要分布在皮层,食用的时候去皮的话,还能够去掉30%~80%。所以,正常的土豆并不会让人中毒。
收获的土豆如果保存不善,会发芽变绿。在这个过程中,龙葵碱的含量会大大增加。产生绿色的不是龙葵碱,但是“变绿”是龙葵碱产生的一个标志。同时,土豆会变苦,而苦味更是直接说明龙葵碱含量已经很高了。对于变绿或者发芽的土豆,已经有了明确的“有毒”信号,我们就要避免食用。
西红柿和茄子中也有一定量的糖苷生物碱。在青西红柿中,其含量会相对高一些。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吃青的西红柿,也就不用担心。而在茄子里,它们的含量也不高,同样不至于让人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糖苷生物碱很难通过烹饪破坏。以龙葵碱为例,冷冻、干燥、微波加热、蒸煮等对它的破坏都很有限,甚至没有影响。要170º以上的深度油炸处理才能显著降低其含量。
结论:部分正确。 发芽或者变绿的土豆、以及没有成熟的西红柿中确实含有糖苷生物碱。各种糖苷生物碱能造成人体中毒,普通的烹饪难以将它们破坏。不过这些食物“有毒”和“安全”的状态很容易识别,只要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
参考文献
[1] Solanine poisoning. Br Med J. 1979 December 8; 2(6203): 1458–1459
[2] Executive Summary of Chaconine & Solanine.
[3] Potato plant poisoning - green tubers and sprouts.
新鲜蚕豆
流言: “比砒霜还毒的食物,食用可能引起死亡。” 8、新鲜蚕豆有的食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出现全身乏力、贫血等症状。
真相: 蚕豆确实可能导致过敏性的溶血症状,也被称为“蚕豆病(Favism)”。目前研究认为,蚕豆里含有的蚕豆嘧啶(一种核苷酸)会干扰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的正常运作,而后者是维持血红蛋白正常工作的关键因子,从而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不过,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充足的G-6-PD,蚕豆也只会乖乖地当好食物了。所以,只有对那些因为遗传问题而缺乏G-6-PD的人来说,蚕豆才是“危险的食物”。
对这些缺乏G-6-PD的人来说,生吃新鲜蚕豆引发症状的风险最高。孩子的风险比成人要高。在储存过程中,蚕豆嘧啶会被逐渐氧化降解,所以干蚕豆引发蚕豆病的几率确实要低一些,但也不是完全安全。有时候,甚至吸入蚕豆花粉都可能引发症状。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风险并不存在。[1,2]
对于豆类的误解,可能还是因为其中含有一些所谓的“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Saponin),以及植物毒素,比如植物凝集素(Lectin)。
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实质上的毒性,不过它们会抑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所以,它们在传统上被当作反面典型。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比如,Bowman-Birk inhibitor (BBI),在口服的情况能够发挥抗癌作用[3]。而皂苷,则主要因为起泡性能太好,给豆制品加工带来一定麻烦。但对于人体来说,它并不会带来明显毒性。[4]
豆类中真正有毒的是植物凝集素。这种毒素存在于多种豆类之中,含量各不相同。红芸豆中含量最高,可达20000~70000单位,理论上说,只要四五颗就能引发中毒症状。白芸豆比较低,大概是红芸豆的三分之一。而传说“比砒霜还毒”的蚕豆,则只有红芸豆的5%-10%。[5]不过,植物凝集素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完全煮熟之后,其活性大大降低,含量只有200~400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热不充分,毒性反而更高。加热到80?C会使其活性增加几倍,比生吃还糟糕。有些人习惯用慢煮锅来炖豆子,实际上慢煮锅的温度不高,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煮,豆子内部也可能达不到灭活凝集素所需的温度。
不过,凝集素一般也不会造成致命后果。通常的症状是严重的恶心、呕吐、拉稀以及腹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恢复。
结论:部分正确。 对于G-6-PD缺乏的人,使用蚕豆确实会带有危险,因为加热、干燥等处理可以降低发生“溶血症”的风险但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而对于正常人,蚕豆中含有的植物凝集素,其含量远远不及红芸豆高,比白芸豆也要低。并且,植物凝集素可以通过充分加热来消除毒性。只要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安全食用的。
参考资料
[1] Severe hemolysis and methemoglobinemia following fava beans ingestion in 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Eur J Pediatr. 2009 Jul;168(7):779-82.
[2] Fav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ran.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1969; 40(4): 513–519.
[3] Bowman-Birk Inhibitor Concentrate in Preventing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Oral Leukoplakia.
[4] Saponins.http://www.ansci.cornell.edu/plants/toxicagents/saponin.html
[5] BBB – Phytohaemagglutinin